2009年5月24日

還是波蘭醫學院這回事

波蘭醫學院的效應,網路上的討論還是繼續沸沸洋洋,知名網路作家─九把刀也都加入論戰。說實在話,這些論點已經再三而三的被討論,譬如:到波蘭唸書的動機,沒有實習就能執業的擔憂,原則上都差不多,針對波蘭醫學院因為加入歐盟,而自動變成不需要學歷檢定的九大區域,的確是法律漏洞,不經過實習就直接執業,在台灣的確也有欠妥當。美國的學士後醫學生,自畢業後考完執照後,才進醫院當實習醫師(internship),但是在台灣,這一年是包括在醫學院的第七年,在台灣當所謂的住院醫師前,大家都有至少一年在有經驗的醫師輔助下,實際參與臨床的經驗。所以,要回到台灣執業的波蘭醫學生,的確應該先拿到一年的臨床訓練資歷,再進入醫院作住院醫師,畢竟,台灣的醫學訓練環境就是如此。

看了網路上的許多文章,很多人強調台灣醫生,一路上過關斬將,通過大學聯考、醫學院的大小考試、見實習到國考後才取得醫師執照,甚至有人認為醫學系是全台灣素質最整齊的系!所以這樣管道出來的醫師具有一定的水準。是阿.....就是有水準的台灣醫師父母,把他們的孩子送到波蘭去阿!我在之前的文章就說過了,台灣醫界愈是批評,賞自己巴掌的力道就愈重!九把刀說這是「台灣醫界黑暗」,我覺得問題層面沒這麼窄,這是台灣整體社會價值觀的問題。是因為醫生社會地位高,也容易賺大錢嗎? 醫學生畢業後,大多都從事臨床診療工作,而醫學院的訓練,本來就是為了培養有臨床技能的醫師,所以稱醫學院為專門的七年職業學校,實在不為過!所以,是不是台灣父母的教育觀出了問題,認為讀大學就是要相對可以有穩當工作,所以就讀醫學院,就像讀軍校、公務員或選讀公費生一樣,可以保證有一份養家活口的工作呢?還是,過去的殖民台灣歷史經驗,能夠就讀醫學院的讀書人,造就了「偉大」的醫生形象─懸壺濟世又引領社會風潮與革命,讓大家有錯誤的想像與認知:自以為醫生還是這個社會中的唯一專業人士、知識分子。可惜,這些觀點在這次的波波風潮中,似乎沒有人來討論。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成績不等同於好醫生,很可惜討論沒繼續延伸到什麼是好醫生,如果結論只是「注意醫師的畢業學校」,那未免也太粗糙了!那我們為什麼不開始檢討國內哪些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比較多是「好醫生」,還是到底是畢業學校,還是訓練醫院決定醫師品質比較重要呢?如果考試不是一切,那麼到底你會用什麼條件來審視你眼前的是不是好醫師呢?我的焦慮感,來自很多人的回應中有:我不要比我笨的人幫我開刀,我不要基測比我差的人幫我診斷,那到底當醫生要多聰明?新聞報導中常看到奧林匹亞物理、數學競賽的優秀選手回國後,不少人選擇醫學系,不知道這樣的優秀是不是才符合大家對「優秀」的期待呢?台灣社會對於「成績」這回事,還是有太多的誤解和想像。

九把刀點出:醫學生為了「全國的健康品質」出來捍衛,還是為了捍衛工作權而戰?這跟我之前說過的:在我眼裡,這是一種對於醫療市場大餅有限的焦慮感展現,逐年下降的醫師病人比,被聘僱醫師的數目逐漸増多,越來越多的醫師不是「自由業」,不是自己當老闆,甚至更多時候是自己的老闆不是醫師,一種白領階層工作逐漸受到壓制的焦慮感逐漸上升,但透過波波事件,展現的是大家又團結在一起的假象。

九把刀也提到了醫學院畢業後的「選科潮流」,他提到:
今天大部分的醫學院學生在畢業後,都不想進四大科,成績夠的話都一股腦地往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家醫科鑽,盡可能不碰太過勞累的科別(也有醫療糾紛的潛在問題),這樣的選科潮流已經存在很久,當然,人各有志,沒有要醫生每個都徹底犧牲奉獻,但這個現實也跟大家幻想中「以拯救人類生命為目標」的熱血醫生,相差太遠。

我要嚴肅的說,選擇家醫科、精神科,不選四大科的學生,不等同於「不拯救人類生命為目標」,我相信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中,有不同的同仁努力在自己的專業上付出。當然,選科的潮流勢必會受到醫療環境、健保制度、專科醫師訓練容額的影響,但高舉道德大旗,實在是不應該!這就跟之前在論述學士後醫學系招生制度時,有教授把家醫科比喻沒有志向、只為賺錢的科別一樣,是非常偏頗的評論。

最後,這次的焦點應該是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在回本國申請住院醫師時,應具有臨床實習的資歷證明,這樣的結論清楚又明確。 至於延伸出來的討論議題,也不應該只是在「波蘭醫學院」身上,國際學歷的認證,對台灣醫界的期許, 或醫師人力的合理分配,或許更重要吧!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