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8日

省思「2009癌症全攻略完全就醫指南」

康健雜誌最近127期六月號出版了「找對醫院看對科」的癌症篇專刊,副標總是特別聳動,譬如「十三大癌症 全攻略就醫指南」、「十三大癌症72治癌團隊權威公開」,攸關性命大事,就算沒有立即買下收藏,若遇到週遭親友需要時,也想會去買本來翻閱吧!

這樣專刊,當然有其正面的意義存在,與之前商業周刊策劃的百大良醫專題比較,起碼這次不是只有介紹優秀的癌症團隊或專家,而是從民眾對癌症的了解與認知,談如何從初段預防的維持健康生活來防治癌症,到次段預防的癌症篩檢,建立正確的癌症知識與預防觀念,在這部分其實寫的中規中舉,不過以專題的角度來看,卻沒有太多令人驚喜之處。2003年公佈癌症防治法,的確明示了癌症預防的宣示,接著2005年的癌症防治五年計劃,更揭示「十年內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上升幅度達0成長率」的長期目標。很可惜的是康健雜誌把重點放在篩檢不力,預算不足,雖然指出環境生活和社會因素的重要性,卻沒有在這方面多著力,或許這本來就不是這篇專刊的重點,也就自然沒有占太多的篇幅。

不過,我要在意的是,癌症防治五年計劃,在專家的爭取下,最起碼把普及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服務比率作為目標,希望提高服務比率由民國91年之13.4%提升至35﹪。但是屬於癌症照顧的安寧緩和照顧,在康健這次的專題策劃下,卻付之闕如,雖然我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但也突顯出一般民眾對於癌症的看法。要談癌症預防、癌症篩檢或是癌症治療,每個人都是趨之若鶩,不論是民眾、醫師、營養專家等等,都可以長篇大論,頭頭是道,但是生命末期的事實,還是在黑暗角落,不易登大雅之堂,在一系列的癌症治療討論中,似乎每個癌症病患都是戰勝病魔的佼佼者,不需面臨「死亡」這回事。癌症治療的確有其專業,標把藥物的新發明,也讓癌症病友的存活期和生活品質大為增加和提昇,或許有一天癌症會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有足夠的存活期,轉身變成特別的「慢性病」,不過即使如此,我們還是終究要面對生命有終點的事實,避開了這點,彷彿癌症治療的拼圖少了一角。

其次,對於康健雜誌從2006年開始籌畫「找對醫院看對科」的系列專題,我總覺得真的是我們台灣人的幸福嗎?2006年的雜誌出版時,副標題是「全國各醫學中心特色大搜查」,我光是想到民眾們拿著書,按圖索驥的找名醫的畫面就快要昏倒了!咳嗽、咳痰帶血、胸痛、或呼吸困難,可以是肺癌,也可以是胃食道逆流,更可以是焦慮症,台灣民眾大概要聰明到替自己知道自己該看哪種「專家」才行,每當想到這裡,就替我們感到基層醫療感到難過,每個問題都得看不同的專家,終日奔波醫療院所真辛勞!

其實,類似的專題可以做出很有深度的討論,可惜的是三年來這樣的專題,還是像集合專家後的市場導向導覽手冊,沒辦法更進一步指出我們面臨的困境,和可能解決問題的方向。當然,最可能的原因是,這些問題從來不是專題負責人最關心的議題,也可能不是市場中民眾最熱愛的需要,或許只是我自己賦予它太多的責任與想像,但這樣的專題會出現,是反映出民眾的需求,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我仍期待媒體還是應該擔負些理想性,若非如此,那就是作專題的人太不用功,沒有好好作功課。

2005年的癌症防治五年計劃,就快到期了,屆時有空再來檢視我們的目標達成率吧!

2009年6月6日

病歷中文化的三兩事

五月初新聞曾經報導過病歷中文化的新聞,不過曇花一現,不如波蘭醫學院的熱門而沒有後續消息。關心這檔事的,除了在這議題上努力許久的高克培醫師、立法委員外,連台灣紅十字會的會長陳長文也曾寫文評論

這個問題,也在我心中放了好久。用母語寫病歷,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美英兩國寫英文,當然合理,但日本用日文、德國用德文、法國用法文,其實很少像台灣這樣,不用官方語言書寫病歷。事實上,我也不知道從那時候,或是什麼時空背景下,我們都必須遵守用英文來書寫病歷,況且台灣也不曾被任何使用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殖民過。其實,這是很調詭的狀況,在醫學院,老師是用中文口語授課,用的教材可能是英文講義和英文原文教科書;雖然住院病歷、病程紀錄和出院病摘是用英文,但開立診斷書,除非特別要求,原則上包括病名及治療過程都是中文;為了讓醫生可以書寫出一份好「英文病歷」,除了在醫學生時代注重病歷寫作,到了住院醫師第一年的一般科訓練,也有病歷寫作課,也有如何教導正確書寫英文病歷的中文書籍等等。所以,病歷書寫在台灣,一直是很矛盾的存在現象。

當然,許多文章都認為病歷中文化,是病人了解自己病情的權利;避免黑心醫療人員黑箱作業,有利於醫療訴訟的公正性等等,這都點出病歷中文化的好處,不過「醫病糾紛 問題不在中文」一文中提到的,醫病關係的改善,醫療糾紛的減少,不是推動病歷中文化就能達到的。在臨床作業中,雖然我們已經很習慣英文術語的使用,但在病歷書寫中文化,還是有其魅力,因為文字也是一種語言,承載的是整個族群的文化背景、種族差異和地域特色,很多主觀上的症狀描述,若是扣上英文症狀描述,總有不貼切,硬是要紀錄而書寫的感覺。我贊同這篇文章「中文化不如在地化:病歷中文化之我見」中提到的:我們失去紀錄屬於我們自己本土醫學辭彙資料庫的機會,當我們把病歷書寫這件事,跳脫醫病關係和病人權利的框架,在本土流性病學和醫學史上討論,或許有更宏觀的視野。

我在寫英文病歷時,還是會常遇到最合適的字描述,畢竟英語不是我的語言,跟同事討論病情時,只有提到專有名詞是用英文,其餘內容都是中文,跟病患和家屬解釋病情時,用的大多是中文或閩南語;對於坐在教室內,開病歷討論會修改病歷中的英文文法、單字,我也覺得很厭煩,實在有點時空混亂的錯覺。至於病歷中文化,會影響醫師與「國際接軌」的能力,這實在太高抬英文病歷書寫的「好處」了!閱讀英文醫學期刊能力,跟書寫病歷會成直線正相關嗎?醫師投稿英文期刊,不是幾乎都要找論文社潤飾文稿嗎?培養大家的英文能力,重點不應該在英文病歷吧!

當然,所有事情不是說改就改,特別是一種制度的改變,真的許要很多配套,譬如如何制定中文病歷規定的範圍、格式,如何逐步推廣,法規如何改變等等,都需要時間和努力。醫學,目的在於照顧「人」,雖然生物學上的知識是共通的,但不同國家、區域、或種族背景,都會讓醫療照顧內容有所不同和特色,希望病歷中文化也能朝著這方向努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