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台灣的國際醫療風:當醫療不再只有醫師

最近看到新聞:國際醫療 非醫科生冒出頭,裡面寫到..

掌握趨勢者通常是開路先鋒,在醫院從事「國際醫療」工作,引進的都是全新的概念。國內「醫院」是一個與「產業」自相矛盾的機構,礙於法令醫院無法公司化,醫療廣告也沒得作。然而未來醫療產業面臨的是服務與資訊的透明化,積極與其它產業合縱連橫,病人成了客人,看診是消費。孫瑜華表示,以人資角度來看,醫院大量引進非醫學專業的MBA、EMBA人才,是未來不變方向。


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怎樣,總覺得我們台灣很喜歡把什麼東西加上「國際」這字眼,似乎有了這個字眼,內容格調就提高不少。原本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還想像成越來越多不同的人才,加入國際醫療服務領域呢!看來,是我想的太多,原來文章提的是觀光醫療、旅遊醫療這些自費市場。


其實,觀光醫療,旅遊醫療(學)也不是全然跟正統的醫療有所牴觸,就像所有的企業,都希望可以走向國際化,跟國際市場接軌一樣,這是資本社會,企業謀求發展進步的自然過程,但是「醫院」的傳統角色,跟產業的利潤追求,的確有點矛盾和尷尬。以前,到醫院看診是因為生病,要解決病痛;未來到醫院,是一種消費,病人變成客人,診斷檢查變成商品,醫生成為第一線的現場「作業服務員」,負責面對客人,跟客人解釋檢查項目、檢查報告,醫療徹徹底底的變成服務業,以客為尊,客制化的服務導向,變成唯一的真理。至於醫療檢查所不能避免的風險,大概要跟保險業務、終生壽險、醫療險的結合,才能讓醫師、機構從不可避免的醫療副作用脫身。

最不習慣的還是醫生吧!醫院的文化,過去一向以醫生為主,臨床訓練通常也是以醫為尊,醫生自然成為團隊的領導者。但是在「國際醫療」逐漸嶄露頭角的同時,也象徵的醫師開始要面臨新的角色適應,醫生奉行的檢查標準(indication),再也不只是依照教科書的定律,而是病人(客戶)所購買的商品合約內容,業務行為不只是要對病人負責,可能還要跟非醫療專業的MBA、EMBA人才交代,這對當任團隊核心習慣的醫師來說,可是一大挑戰。而且,如果這些人員又不是臨床醫師的背景,那就更悲慘了,很多醫師會忿忿不平:一種被"外行管內行的感覺",對很多專業醫師來說,也是很難忍受的呢!因為,這種感覺對於長久以來站在白色巨塔頂端,習慣以上對下角度行事處理的醫師來說,這莫不是一種威脅和打擊,但對想撼動已往僵化結構的人來說,這種商業角度下的醫療行銷模式,就像兩面刃,撼動了醫生的權力,也動搖了傳統的醫學,這種造就了一種可悲又可喜的弔詭局面。

至於政策面,鼓勵這些產業發展的同時,如何建立堅強的基礎醫療,才是對台灣人民真正的王道,總不希望台灣成為一個「國際醫療」的有名國家,但是一般民眾卻享受不到我們堅強醫療實力的好處吧?我相信,這些產業在企業的積極運作下會有一番空間,但也希望政策的制定,別忘記芸芸眾生,平民百姓的健康,才是醫療照護的最終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