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

是尊重生命,不是浪費生命

 今年五月份,楊志良署長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

癌末插管、電擊是「浪費生命,也浪費醫療資源」。他強調,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希望未來病人一住院就有放棄最後急救的選擇權,「這不是觸霉頭,這是 SOP(標準作業模式)。」......「浪費生命,痛苦,浪費醫療資源,安寧療護法真的推廣不夠。」 ...

這段答詢,造成了一連串的風波,也讓安寧療護這個冷門題目短暫上了新聞。


有人說楊志良說得是末期病患,強調的是「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的看法;或站在醫療資源分配的公正面來討論,或是用「癌末病人該救治嗎?」的文章來討論醫療的極限,其實大家都在強調對生命的尊重。

不過,我會想這麼描述和回答。癌末病人該救治嗎?是!絕對是要積極搶救,要拼、要盡最大的努力,讓癌末病患能最舒適,病患和家屬都能最安心;癌末插管、電擊的結果,不是浪費生命或折磨生命,而是「不尊重」生命,況且插管、電擊都還是支端末節,還有許多五花八門、無窮無盡的折騰方式。而浪費醫療資源,只是在我們不夠尊重生命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副作用或副產品罷了。

公共電視在5月31日的有話好說節目時,介紹安寧療護時,是這麼介紹的:

安寧治療或許比較不浪費健保資源,也能保有病人的尊嚴,但過程中並不是全然的沒有病痛,對家屬來說,無論是消極性的安寧照顧或是積極性的插管、氣切,結果都是必須看著自己所愛的人受苦,如何選擇對家人來說都是折磨。

連有話好說這樣一個有品質的談話節目,都使用到「不作積極,僅提供減輕或免除痛苦之緩解,支持性醫療照護..」這樣的用語,也就可以知道一般民眾對安寧的「不積極作為」之想像。從「負面、消極面」的描述,譬如「不要....」、「浪費....」、「放棄」、「不要積極...」或「消極性的安寧照顧或是積極性的插管....」等等,我們都可以體會到我們對生命末期的恐懼、逃避和潛藏在心中不可言喻的害怕與抵抗。之前在病房工作時,老師都說:用字遣詞很重要,因為這代表了我們的信念和信仰,在接觸安寧的工作後,更能感受到這句話的精神。


換句話說,從安寧的角度看來,我認為末期病患,「選擇(放棄)」不插管、不急救,不是浪費生命,而是尊重生命;積極的緩解病患和家屬的身心靈不適,而非著眼於不切實際的治癒性治療,才是安寧療護的重點。

雖然如此,楊志良署長還是幫我們開了頭,可以讓我們好好想想~~

1 則留言:

  1. 楊志良向來都是透過媒體放話,動機是有問題的,而且都是以指責他人來突顯自己的獨到見解,你不覺得奇怪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