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7日

紅透天的「葉」醫師

今年初,就是台大醫院用葉克膜讓一個無心的病人,從死亡邊緣成功等代換心之後康復的大事。說實在的,葉克膜這項東西的概念,其實不會讓人很訝異,畢竟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而洗腎行之有年,洗肝技術也不成難事的條件下,用人工機器代替心臟功能,也並非不可能。葉克膜這東西,在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玲和星星王子從鬼門關被搶救回來,火速走紅,我在第一年住院醫師的時候,恰巧到心臟外科,更是一窺「葉大師」的真實面貌,常常可以看到,病患的胸腔被打開,然後接著幾隻導管,然後床旁邊接著台機器的情形。

年初的時候,院內舉辦了「安寧緩和的討論會」,這是院方規定第二年以上的住院醫師一定要參加的學習活動,當天來上課的,當然包括著名的柯文哲醫師。柯醫師一上台就澄清:我姓柯,不是姓葉,因為葉克膜實在太有名,讓很多人產生錯覺,以為他就是「葉」大師!過去台灣對於安寧緩和的概念,大多是指那些癌末病患,但這幾年各式各樣的人工機械實在太發達,洗腎病人的存活率大增,用葉克膜在台大曾經床下117天救活的病例,最久還用過六個月後來往生的病例,柯文哲說:在這個年頭,只要是「單一器官」衰竭,能不能活基本上只是「經濟」問題,而非技術問題,所以只要口袋有錢,門路有通,不論腎臟衰竭、心臟衰竭或是肺臟衰竭,都是有活路口走。

當這種從鬼門關被拉回來的病例越多,對醫療倫理和醫療支出的挑戰就越大,這種臨界點本來就很模糊,醫療的不確定性,再加上每個不同的個體間的差異性,類似的情況,在不同的時空和不同的人身上,結局可能大相逕庭,沒有人知道現在的這個病人,是不是有機會成為新的紀錄。這篇文章,本來是在年初寫下的,工作一忙,就把這篇文章擱著,直到昨天,我又看到昨天的新聞「用葉克膜救命 台大佔全球一半病例 」,而且這成果將發表在下周的Lancet(刺胳針)期刊中。可想而知,這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不然Lancet怎麼會接收刊登呢?況且被葉克膜就活的病人,有八成二的存活者一年內能重回工作崗位,這實在太迷人了。

昨天,在電視還是看到了柯文哲醫師,我實在欣賞他說的那句話:葉克膜不是高科技,是高經濟!今年第一季給付已超過兩千多萬,預計全年將超過億元。短短的一句話,把目前的倫理、臨床困境說得非常明白,什麼時候有請「葉教授」,什麼情況葉教授可以就得活,這都是心臟外科或重症加護的專業,但是想必此新聞一發,勢必以後人人都要求裝葉克膜,看來柯醫師以後的挑戰可更大了。如果只有1%的機會,病人又是你的至親或致愛,你會不會想拼,想當然爾是一定的事。

台大醫學院院長楊畔池表示:很多新的醫學研究如骨髓移植,剛開始很花錢,但生命是無價的,未來的技術發展,指日可待。當然,我們相信科技絕對是日新月異,越來越進步,或許有一天,葉克膜的費用可能每個人都負擔的起,但是我們挑戰的還是人對於死亡的認知,生與死的模糊境界,知識、科技走的太前面,但我們倫理概念的演變,卻遠不及科技進步的速度,譬如代理孕母、複製人等等都是如此,這種高級的急難救助,帶來的是希望,同時也是極大的倫理挑戰。

救人救命的醫藥新聞,當然可以獲得大家注目的眼光,但如果新聞媒體和我們的衛政單位,可以拿一樣的關心度來照顧台灣的基層醫療,那我相信我們的基層醫療總有一天,也可以登上Lancet這種重量級雜誌啦!願我們一起努力....


【延伸閱讀】有關葉醫師的故事

  • 引述 :『  台灣葉克膜技術傲全球,卅分鐘不再是急救的時間界限!台大醫院十六日發表研究成果,台大院內急救使用葉克膜總人數占全球一半,與傳統心肺復甦術CPR相較,葉克膜可提高患者存活率達一倍以上。這項獨步全球的成果將刊登在下周出刊的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 』
  • 引述 :『葉克膜是對抗死神的天使?還是對抗上帝的魔鬼?近年被民眾稱為「葉醫師」的「葉克膜(ECMO)體外維生系統」聲名大噪,更成了醫師搶救病患、不向死神妥協的利器。但因醫療資源有限,誰該使用葉克膜、該對葉克膜期待多高?這些倫理爭議也為醫學界帶來更大困擾。  葉克膜目前已是最火紅的醫療項目之一,根據健保局資料顯示,九十五年度共有四七四人次病患使用葉克膜搶救生命,九十六年增加至七三○人次,預計今年更多,光是第一季就已高達一八八人次。健保給付特材葉克膜的費用,九十五年約六千多萬元,九十六年成長為九千多萬,今年第一季給付已逾二千萬,預計全年可能超過億元。 』
  • 引述 :『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玲發生重大車禍,在葉克膜體外循環系統協助下,最後奇蹟似地好轉。邵曉玲的例子給予許多民眾信心,病患家屬在最後關頭請求醫生使用葉克膜比例大增。醫界指出,葉克膜使用應考慮病患年齡、器官健康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論。人命無價,應慎思使用時機。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台大醫院使用葉克膜院內急救病例近三年共一百三十二例,同時間全球各醫院使用葉克膜院內急救僅兩百六十七例,台大醫院單院病例約佔全世界半數,使用經驗豐富,因此發展出「十五分鐘葉克膜裝置技術」,並證明葉克膜用於心因性心臟停止病患院內急救,病患存活率(百分之二十四)高於使用傳統心肺復甦術(CPR)病患存活率(百分之十一)。 』
  • 引述 :『腸病毒重症肆虐已造成四名幼童死亡,只要再添一死亡病例,行政院就要比照「抗SARS」措施,啟動「腸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署長林芳郁昨天裁示,指揮中心開始運作後,健保將放寬支付腸病毒醫療費用,幼童感染腸病毒住進加護病房,都可免費使用葉克膜(體外心肺循環維生系統)。  此外,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兼發言人周志浩並解釋,按《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七條規定,為避免腸病毒擴散,只要林芳郁下令學校停課,教育部必須照辦,不得有異議。如有必要,林芳郁還可協調國軍支援。 』
  • 引述 :『從台中市長胡志強的夫人邵曉鈴使用葉克膜救回一命後,葉克膜聲名大噪,使用量爆增,連癌症末期、猝死、凍僵的病人都用上,現在情況是葉克膜裝上容易、卸除難,濫用造成醫療浪費之嫌,能否救回病人性命,除了看技術,更要看運氣。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今天說,曾經有某知名的企業家夫人在癌症末期時,家屬「死馬當成活馬醫」,要求使用葉克膜,台大醫院在龐大壓力下照辦了,使用七天後,這位夫人「死得好慘」,全身都黑掉了。』
  • 引述 :『用來搶救急性心肺衰竭病患的急救醫療機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國內技術傲人,也大幅提昇命危患者存活率達一倍,不過,使用率越高,卻也讓全民健保的財務狀況更加吃緊,依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前兩年葉克膜的健保給付數字從六千多萬攀升到九千多萬,加上今年腸病毒疫情嚴峻時重症兒多,葉克膜的給付,有機會衝破億元。』


2008年7月3日

雙和醫院開幕—我們的健康進步了嗎?

雙和醫院去年老婆跟我在找房子時,發現中和許多的地段都標榜「鄰近雙和醫院 」的口號,而且就在中和市的中正路上,離景安捷運站不遠,從二高的中和交流道下來很快就可以到達。上個月在我們家的信箱裡,三不五時都夾有雙和醫院要開幕的小文宣,六月中旬的時候還有免費的義診活動DM,原本我只知道這是臺北醫學大學為基礎的經營團隊,那時候才知道原來這是「署立雙和醫院」,第一件由衛生署採取BOT方式興建的醫院,也是台北縣地區第一間有醫學院背景的醫院。

本來想像這可能是一家社區醫院,但得知委託臺北醫學院兼營的消息後,我就猜測或許規模不小,查詢一下新聞,原來這是一家有「1142床」的大醫院,還有各項的先進醫療配備:正子造影(PET)、電腦刀治療、和最高樓層的直昇機停機坪。雙和醫院的副院長說:該院除定位為社區醫院,也朝提供急重症病患緊急救援為目標,院內設有北縣各醫院中唯一的直升機停機坪,可作為空中緊急後送與轉診服務,增加緊急救援與處理災變能力,另核准擴建病床數達一千五百床,儘管目前僅有一百多床,但未來五年內將逐步擴建完成。

天阿!我們台灣是怎樣?社區醫院要有一千五百床,然後還有有正子造影,台北縣內唯一的直昇機停機坪,雖然是地區醫院的收費層級(門診掛號120元,急診150元),但怎麼看都不像是朝社區基層醫療,或是長期照護、慢性病照顧方向的感覺。讓我們看看雙和願景

雙和新紀元、北醫新展望、成為署立醫院之標竿,成為國際級大學附屬醫學中心,雖然社區照顧、長期慢性醫療也可以成為國際級的醫院,但在強調各式各樣的先進醫療時,卻看不到基層醫療的影子。


雙和地區近七十萬人口,因為「醫療資源缺乏」,所以需要蓋一間由大型綜合醫院BOT 承攬的一千多床的社區國際級大學附屬醫學中心?再怎麼想都覺得很拗口,很詭異,原來我們住在台北縣的醫療資源不足區呢!雙和地區緊鄰台北市、板橋市、新店市,附近有耕莘新店總院和永和分院、板橋亞東醫院、新店慈濟醫院,急性醫療看樣子似乎沒有很缺乏吧?那這家醫院為什麼還再搞急重症醫療呢?

對北醫來說,他們認定雙和醫院是中永和七十萬人口唯一仰賴的大醫院,不存在開發市場的問題,加入北醫系統營運後,北醫的財務運用將更綽有餘裕。那我們的馬總統呢?他致詞時強調「台灣的醫療服務佳,開放兩岸包機後,未來醫療與觀光結合,是重要的發展目標,醫院能夠創造更多的商機及增進社會所得」。馬總統是不是拼經濟太忙,兩岸包機拼過頭,怎麼把這跟兩岸包機扯上關係呢?

雙和醫院在七月一日已經開始正式營運,大台北醫院的競爭更激烈,未來數年台北縣還有開放一千床給新店慈濟、亞東醫院和輔大附設醫院,似乎每家醫院都不斷的在搶建、擴大。台灣人民真的很「幸福」,每家醫院都愈蓋愈大,看病自由,又有全世界有名的全民健保,再加上近年來所謂的「健康管理」也越來越流行,台灣人民的健康似乎越來越進步,但如果我們再這樣鼓勵不斷的蓋醫院,擴張醫院,急性床位越來越多,但人民平均年齡也越來越大,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已超過10%,但我們卻無視長期照顧、忽略社區基層醫療和社區化照顧、亞急性病床的需要。

雙和醫院將帶來多少的醫療效益呢?還是讓周遭的房地產因此而增值呢?我真的很疑惑和困擾。

【延伸閱讀】雙和醫院三兩事

這裡收集了有關雙和醫院的網路新聞,到底是社區醫院,要稿社區醫療,還是搞急重症醫療呢?還是只是偉大的經營圈獲利點的一小部份呢?

  • 引述 :『署立雙和醫院昨天開幕啟用,已完工的第1醫療大樓,樓高13層,6至12樓為病房,總床數達1142床,規劃1樓外科門診區、眼科門診區;2樓內科門診區、耳鼻喉科門診區、婦兒門診、復健門診區共有26科,最高樓層設有直昇機停機坪,可做空中緊急後送以及轉診。 署立雙和醫院昨天啟用儀式,邀請總統馬英九、衛生署長林芳郁、台北縣長周錫瑋與各級民意代表參與剪綵,開幕活動雖未開放看診,仍吸引不少民眾趕來參觀設備新穎的醫療大樓。』
  • 引述 :『北醫創校四十六年來,第一次有兩項附屬醫院重大工程同時進行:附設醫院第三醫療大樓與署立雙和醫院。對於這次創校以來最快速的擴張,許多同仁都關心甚至焦慮,擔心沒有財團或企業資金奧援的北醫是否有能力支付龐大工程款?也擔心這些建設是否會拖垮北醫脆弱的財務?作為近幾年學校財務的主要規劃者,我認為應該要為文向所有北醫人報告。』
  • 引述 :『衛生署採取BOT方式委託台北醫學大學投資興建經營的雙和醫院今天啟用,圓了中和與永和地區七十萬民眾的夢。衛生署長林芳郁期勉院長邱文達,除了緊急醫療的急重症之外,也要照顧到社區醫療與公共衛生。他說,「這些對於邱院長都是牛刀小試。」  當年推動雙和醫院,甚至以七十歲高齡在立法院跪求立委協助的前中和市長呂芳煙今天也出席,獲得全場熱烈掌聲。  前台北縣副縣長、也是前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表示,在前縣長蘇貞昌時代,不分黨派縣議員、立委等民代推動,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分層級努力,見證了政府存在的價值。當時縣政府也為了遷移基地上的四十公尺小山的土方,還修改法令。』
  • 引述 :『第一件由衛生署採取BOT方式興建的雙和醫院將於明天開幕,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領軍醫療團隊受託經營,大台北的醫院競爭將進入戰國時代。除了雙和醫院,未來數年內,台北縣又將要增加一千張病床,然而健保資源有限,在急性及重症病床之外,勢必發展為自費、慢性病床。 雙和醫院由台北醫學大學領軍,整合北醫附醫、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本身的醫療專業人才及醫療資源,服務雙和地區近七十萬人口,擁有一千餘張病床,百餘張加護病床,以及直升機停機坪,充實雙和地區急、重症病患服務水平,以及慢性病的醫療照護。』
  • 引述 :『目標提供重症急救 昨早署立雙和醫院舉行開幕典禮,總統馬英九、衛生署長林芳郁及台北縣長周錫瑋等人前往剪綵,共同見證醫院誕生,一行人也在陶板上留下手印及簽名,象徵一起「手護」雙和醫院及民眾健康。 馬英九致詞時表示,台北醫學大學投資經營的萬芳醫院,擁有良好的品質與口碑,相信此成功模式能複製到雙和醫院,未來能給台北縣超過百萬民眾更好的醫療服務。 馬英九也強調,台灣的醫療服務佳,開放兩岸包機後,未來醫療與觀光結合,是重要的發展目標,醫院能夠創造更多的商機及增進社會所得。』